从 Google Music 探讨云音乐的未来

Google的 Music Beta 已经推出三个月有多了,笔者有幸也拿到了一个测试帐号,进行了简单的试用。禁不住想谈谈云音乐发展的可能性。(以下图片点击小图可以显示大图

到现在为止,Google Music 还只是一个 beta 版,仅限于美国地区用户试用。新开帐号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免费正版歌曲,加入到自己的音乐库中。这些免费歌曲基本上涵盖了大多数风格,可惜大多数都是些美曰“经典”丑曰“老旧”的歌,但既然是免费,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Google Music 界面

Google Music 界面

左边的侧栏很简洁地对歌曲进行了分类,可以按照各种参数查看,和一般音乐管理软件大同小异。下方是播放器栏,点选一首歌开始播放后下方会独立运作,播放期间就算是去查看库中的其它歌曲也不会对播放造成任何影响,数据流的速度也比较令人满意,在测试中没有出现需要中途缓冲的情况。右上角的蓝色按钮说我们可以从自己的音乐文件夹中添加歌曲,点击以后会被要求下载“ Music Manager ”,一个只有 588kb 软件。

下载安装文件

下载安装文件

下载并安装好以后,Music Manager 会自动运行。首先当然还是要输入 Google 帐号密码,接着 Music Manager 会询问要从哪里添加音乐,并提供了四个选项:从文件夹、从 iTunes Library、从 WMP Library、从系统的音乐文档夹。选择好后会扫描音乐文件,然后开始上传。(上传不比下载,速度令人非常失望)

上传好的歌曲会出现在“New and Recent”栏中

上传好的歌曲会出现在“New and Recent”栏中

好了,尽量用简洁地语言描述了 Music beta 服务情况。由于本文并不是一篇 Google 宅的技术文章,而是要以探讨云音乐未来为主题,这些方面定必不能过多地着墨,各位若是有兴趣,我相信网上会有更多试用报告的。

云音乐是基于云技术的一种音乐服务,也是在云技术趋势下的一个首要进步领域。众所周知,各大公司企业都在向云技术进军,APPLE 的 iCloud 快要推出,基于云运算的 Google Chrome OS 也已经上市,前不久刚宣布退出电脑业务的惠普也声明他们未来的工作重心便是云技术。可见大势所趋,却也在情理之中。就在几年前,人们还认为口袋里插着一个纯白的 iPod(现在叫做 iPod Classic),装着一万首歌来听就是潮人。可是要随身带个这么大的硬盘来装音乐(iPod Classic 储存介质为硬盘)实在太不方便了,于是很快地硬盘变成了闪存,iPhone 又取代了 iPod,Google 的 Android 更是与 iOS 分庭抗礼,到现在基本上大部分多媒体设备都具有网络接入功能了。

同样,在网络方面的技术进步也使云技术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3G 网络 14Mbps 的速度已成历史,4G 网络 100Mbps 给了我们更多可能性。随身携带几百GB容量的硬盘已经没有必要,既然服务器有更大空间和更安全的技术,传输速度又如此快,何必要随身带一个易碎的机械设备呢?如果能让音乐文件都储存在服务器端(云端),便可以节省许多本地空间,反正音乐也是拿来听的嘛,平时不听光是放在那里,过几个月硬盘受潮了所有心血付诸东流,那可追悔莫及。若是以前高速宽带未有如此发达,流媒体是绝不可想象的,什么在线视频在线听歌,对网络速度的要求和价格/流量比的要求都相对较高,现在则很容易实现。

那么对于听众来说,他们更关心哪些方面呢?我想中国听众最关心的还是收费问题,现在 Google Music beta 还属于内测,没有价格指标。iCloud 则公布了他们24.99美元一年的价格,还是比较公道的,就算换成人民币也才折10元一个月。以上两家的封顶歌曲数量都是两万首。Amazon 的价格是每千首歌10美元,想要存两万首就要200美元一年,太贵。

歌曲上传麻烦吗?就 Google 来说,还算方便,Music Manager 操作简单,上传可以后台进行。但还是有一些缺陷,例如只支持 mp3, aac, wma, flac 四种格式,之外的全部都会显示上传失败,而且无论用何种格式上传,最后都会被转成 320kbp s的 mp3;若是上传的歌曲文件是早前通过正当渠道购买的,文件上带有 DRM 著作权认证,也会显示失败(正版的不能上传?什么意思);Google Music 在处理中文名歌曲上也遇到一些困难,会出现乱码,不过本来就仅限美国地区内测,不支持中文没啥好奇怪。以上的问题,鉴于它还是 beta 阶段,都情有可原,希望正式版能够改进。

笔者没有试用 Amazon 的云音乐服务,无法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至于 iCloud,由于未推出,还难以评价。但有 iTunes 这个大众平台,上传歌曲不必另装软件是一个优势。值得注意的是APPLE宣称他们的上传服务仅仅是部分上传,在上传前会先对 iTunes资料库里的歌曲进行配对扫描,意思是如果发现你电脑上的某首歌在苹果官方音乐库中已经存在,则那首歌便不会被上传。却还是记录在你的文件库下,当你通过云技术听那首歌时,听到的其实是苹果官方音乐库中存在的那个版本。

这样的上传有个好处,首先是 APPLE 与四大唱片公司有协议,所以它的音乐库资料应该是非常齐全。而里面的歌曲全都是 256kbps 码率的 aac 格式,这个格式在移动音乐里算是音质非常好的了。假设你电脑上本来有一首歌的 96kbps 码率 wma,音质很差,但在扫描中 iTunes 认出了这首歌它那就有,那么你以后用 iCloud 听歌时听到的就是好音质版了。甚至你可以用这个方法将自己私藏的全部非法下载歌曲换成高音质合法版。

至于云听歌放不方便?Google Music beta已经开发出了 Android app,我们可以断定 iCloud 一推出 iOS 也会迎头赶上。虽然 Android 的市场占有率比 iOS 更胜一筹,然而APPLE拥有数量庞大的音乐客户,胜负还很难见分晓。

云音乐对于音乐工业来说?绝对是个好的机遇,虽则 APPLE 开出的价格很低,然而这是年费价格,薄利多销而且还是个可持续发展的买卖,比起人们以前高兴才去 iTunes Store 买歌,不高兴就不去来说,这简直是个金饭碗啊。比如前面提到“用这个方法将自己私藏的全部非法下载歌曲换成高音质合法版”,本来这个人所有的歌都是非法下载的,一辈子也没买过一首正版歌,但是现在为了换高音质,就得年年进贡了。所以无论是四大公司还是苹果都对 iCloud 趋之若鹜,四大公司忙不迭地要让自己的歌“上云”,苹果为了讨好更多消费者也宁愿将 70% 利润给唱片公司。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得更新设备、更新网络套餐、买服务,都是花钱的玩意,即便是短期内不追赶这云潮流,过几年太大容量的音乐储存播放设备也都会被淘汰。毕竟,那个背着CD机和录音带走天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P.S.最后笔者会送出四个 Google Music beta 邀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下邮箱。(请尽量不要使用中国大陆邮箱,可能会导致无法收信)

以上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20 评论

  1. 我觉得以后不止音乐,连电脑硬盘里的文件都会云端化,现在的这些云音乐服务只是这个趋势的第一步。仅仅从音乐发烧友的角度来说,CD、mp3文件,甚至黑胶都会一直存在下去,毕竟会有发烧友更喜欢这些实体。
    PS. 文章里面的图片太大了,把页面主题撑破了,我给缩小了一下。另外建议文章里的英文单词左右两端留两个空格,读起来会舒服些

    1. @feicun, 云端化是必然的,比如你在某市政府或军区门前拍照拍视频,法律上是可以拍的,可是保安和领导肯定说不让拍,要你删除照片,你不从,他们强行抢走了你的iPhone,有了iCloud,照片和视频早已上传至云端了,抢我手机又能如何?
      更重要的是数据安全。还有就是网络,以中国目前的网络发展水平,云至少还有10年才能飘过来。

  2. 上传速度自然不能比了 非对称的ADSL4m能到80k就不错了
    作为CD控只能表示云者都是浮云…

    1. @安, 我用的是24M的ADSL2+……然後用VPN連到加州服務器,速度應是不會有任何改變,這點我測試過。但是上傳速度還是很慢。

    1. @openboy, 可以,留下郵箱(尽量不要使用中国大陆邮箱,可能会导致无法收信)。要注意現在只有美國用戶才能使用。非美國用戶只能用代理服務器換成美國IP。請確認自己是美國用戶或已經掌握了上述技術。

  3. 这种东西和类似pandora、豆瓣电台的结合起来应该很有前途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