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音乐汇:巴洛克音乐之旅(1)

题外,其实每次说起巴洛克自己总是先想起高中美术欣赏课本上那艳俗的洛可可风格的油画,不知大家是不是有这映像。出现在巴洛克时期晚期的短暂存在的洛可可艺术风格,被视为巴洛克时期的瓦解和颓废阶段,与其有着不同但也有着鲜明的继承,不少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也受到洛可可其装饰华丽鲜艳、轻快、刻意的影响出现在他们的键盘音乐作品之中。说远了。巴洛克(baroque)这个原本源自葡萄牙语“变形的珍珠”(barroco),就词义来说是“俗丽凌乱”之意,在最早使用这个词指代一特定时期“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wiki)。如今来看,巴洛克一词早已失去其原本的贬义,只是作为对存在于欧洲十六世纪晚期到十八世纪早期的艺术风格的一专有指代。

Air - A Baroque Journey

Daniel Hope 这张题为Air的巴洛克时期作品拼盘的唱片取自巴洛克最重要的作曲家J.S.巴赫的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咏叹调,又称为G弦上的咏叹调(Air on G string),我们在之前的十首适合婚礼的古典音乐中提到过,也是巴赫作品中相当脍炙人口的作品。不过在这张唱片中收录的巴赫的作品只此一首,所以对巴赫陌生的听众们只能说只是管窥蠡测式的。

同在此唱片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应该是比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还要被普罗大众熟知的作品。不仅是常被用于影视作品的配乐、各种场合的背景音乐,帕赫贝尔的这部作品也是许许多多涉及巴洛克时期作品唱片的必选曲目。虽然被各种演绎,大多欣赏者更多的时候只注意到旋律部分,而忽略卡农其作为复调音乐(复音音乐)这一音乐体裁的本质。演奏这首卡农的编制为三把小提琴、一大提琴、一羽管键琴、两把希尔伯琴,请大家注意各声部的进入以及演奏的旋律。巴洛克时期是复音音乐的巅峰时期,而巴赫在复调音乐的技术的发展上可谓登峰造极。巴洛克时期之后,主调音乐(主音音乐)逐渐取代复调音乐。

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或许找不到一个词来描述其风格。但就其所处时代,历经文艺复兴,一方面在内容表现上不再局限于宗教经院,另一方面器乐(尤其是弦乐器)的发展及演奏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作曲技术的更新。

除了巴赫、亨德尔、帕赫贝尔、泰勒曼几位大牌,唱片搜罗几位不常见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同时也有着演奏家身份的作品。透过这几部作品,我们能大致了解到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的特征:精致华丽的旋律、强烈的节奏感、强弱音变化带来的音色明暗反应的情感变化,以及使用羽管键琴或其他拨弦乐器演奏的通奏低音,由小提琴等弦乐器或管乐器等演奏旋律声部,中间由其他乐器为和声填充构成其音乐织体。或许正是这些特征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普通听众,因为巴洛克音乐有着华美精致悦耳的旋律,几乎罕见的不和谐和弦,没有编制庞大的管弦乐团来表达作曲家太过宏大或纠结的乐思。

如下两首都是Nicola Matteis的作品,”La Vecchia Sarabanda”是一部抒情佳作,Ground after the Scotch Humour则描绘得非常生活。还有法尔科尼里的G大调恰空、帕萨卡利亚舞曲,泰勒曼的协奏曲,勒克莱尔的铃鼓,韦斯特霍夫的奏鸣曲等等都在霍普的弦下伴着手鼓鲁特琴绽放活力不禁让人手舞足蹈。

下载 http://u.115.com/file/aqb91g83 [AAC VBR 256K]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四季》自然是其最知名的作品,同样是欣赏巴洛克音乐必不可少的作品。下面选取了卡米诺拉携威尼斯巴洛克乐团 2010年日本巡演演奏夏之第三乐章及冬第二三乐章。

Vivaldi: Musica per mandolino e liuto

维瓦尔第一生写有近500部弦乐协奏曲,其中多数为小提琴协奏曲。为曼陀林与鲁特琴而作的协奏曲及三重奏鸣曲并不多,却是情感丰富色彩鲜明且依旧有着诗意的旋律的佳作。D小调为柔音提琴、鲁特琴、弦乐与数字低音的协奏曲,RV540,当年曾在向萨克森选帝侯王子致敬的场合演出。

Concerto for Mandolin, Strings and Basso Continuo in C major, RV425: I. Allegro

下载 http://u.115.com/file/clv4y8aa [AAC VBR 256K]

Rameau: Une Symphonie Imaginaire

巴洛克晚期法国作曲家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是此时期法国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这张题为《幻想交响曲》并不是一部交响曲(当然更与柏辽兹无关了),而是一部拉莫歌剧选辑,组成的一部最华美最繁华似锦最动听的法国式巴洛克“交响乐”,对比强烈,充满戏剧张力感,或庄重优雅或阴郁沉思或柔情绵绵或热情绚烂,连葬礼都高贵泰然,如此是拉莫带来的法国巴洛克。由古乐大师明科夫斯基指挥卢浮宫音乐家古乐团绝妙演绎。

下载 http://u.115.com/file/clc9fwja [AAC VBR 256K]

拉莫之后,再提及巴洛克早期、英国的作曲家亨利·普赛尔(Henry Purcell)。想必读者们如果还记得之前《Becoming Jane》电影配乐,其中的The Hole In the Wall正是普赛尔歌剧《莫尔人的复仇》(Abdelazer 奥普黛拉泽,又名 The Moor’s Revenge)的《Hornpipe(号笛舞曲)》。同出自此歌剧的另一支更著名选段的就是其《Rondeau(回旋曲)》,在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入门》(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 Op. 34)中即使用的此主题及其变奏。如下是诺灵顿爵士(Sir Roger Norrington)指挥古乐团启蒙时代乐团(Orchestra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演奏的《奥普黛拉泽组曲》(节选)。各章被错开演奏了,分别为:序曲、小步舞曲、(如下为Part2)D大调咏叹调、号笛舞曲、G大调咏叹调、回旋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