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更新已经是一年半以前了,其实唯音乐大概从2012年开始就不太活跃了。我在过去的这两年基本也没有听过什么歌,甚至两年前重装的系统里都没有安 Foobar2000。曾经一起写博客的朋友们大都失去了联系(除了安同学),毕竟生活不能靠写点音乐感悟填饱肚子,大家也都为了更现实的目的各奔东西。对我来说,虽然过去的这段时间中充满了疲惫和不如意,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把这个博客关掉,因为我相信有一天我还会重新开始写。

近期的生活看似进入了一点正规,于是我也想要重新拾起这个失去了大半访客的一隅空间。暂时的计划是每周更新一篇博文,但是与之前不同,我不打算再提供下载。原因之一是之前传播了太多盗版音乐,良心受挫;其二是国外的网络和国内几乎是两个世界,上传歌曲不易,我访问百度云这种网盘的速度挺慢,而对我来说速度够快的 Google Drive 在国内根本不可用;最后的原因是在线音乐的发展,过去的两年期间各种在线音乐服务取代了很多人的桌面播放器,就像 CD 淘汰黑胶,mp3 淘汰 CD,会不会有哪天大家硬盘中的数字音乐文件也会被淘汰掉?

一个不再提供下载的音乐站,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吸引来访客。其实在本站流量最高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很想知道有多少读者是为了看我写的那些充满鄙言累句的所谓“乐评”而来,又有多少是为了下载我提供的资源而来。很后悔没有在那段时间搞个投票调查,现在我的这个疑惑恐怕永远无法解答了。

说到“乐评”,它确实是一个主观色彩浓厚的东西,往往只能代表作者一个人的感受。在现在这个网络如此便利的时代,读一篇云里雾里的评论可能还不如自己去把歌找来听一下,听者的主观感受也会在大量可选的音乐中锻炼成型。所以无论作者在自己的文字中如何拼命褒奖或贬低一个歌手一张专辑,别人永远会用自己的耳朵评判。于是在网络和大家日益成熟的主观意见冲击下,《Hit轻音乐》在2013年停刊了,当时停刊的消息还在读者群体中还稍微震动了一下,不过也很快归于平静。我个人对这本杂志还挺有好感,毕竟我唯一一篇成为铅字的文章就刊登在他们的某期上。但是 13 年的时候我好像还在GRE的苦海中挣扎,也没能写点酸文怀念一下他们。只是后来得知杂志的一些编辑现在仍然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也算得到少许安慰。

最后一件值得说的事,是我和安同学最爱的歌手之一,苏格兰民谣歌手 Cara Dillon 阿姨的官方网站也消失了,安同学说是域名过期未续费,已经被人抢走。看来以后 Cara 阿姨在中国的名气要靠安同学维护的 Cara Dillon 中文站来支撑了。虽然那个中文站也很久没更新了 🙂

此文为《HIT 轻音乐》杂志供稿,请勿转载!

其实本不想贴这篇稿子的,因为首先它仅仅是我以第一人称口吻写的音乐心情故事,感觉跟VinMusic的主题有些偏离。另外就是这故事虽然虚构为主,但是还有部分事情是真实的,比较内心的东西我不太乐意与他人分享。不过由于答应了当初几位朋友的要求,所以最终还是贴出来了。关于这篇文章里提到的Cat Stevens,请参考Cat Stevens -《Tea for the Tillerman》

Father And Son

Father and Son

Father and Son

继续阅读

youtube最近被封了真是很不爽,好多想看的视频不能方便地欣赏到,还要翻墙……不过我一直觉得,对于大多说国内的欧美音乐爱好者来说,特别是喜欢Pop和mainstream的朋友,他们还是比较倾向于使用优酷、土豆等国内视频服务来欣赏MV的,youtube被封也不会对这个欧美音乐爱好群体产生什么影响。

前天,优酷上出现了一段“优酷网音乐视频史上最受网友欢迎的22首歌最新典藏合辑”,排行榜里包括了22首在优酷网上播放次数和收藏次数都排在前列的歌曲MV。粗略看了一下这几项数字,确实惊人,排名第一的歌曲”Concerto Pour Deux Voix”播放次数为3596281,收藏次数也达到了36201。我刚刚顺便去Last.fm上找了一首热门歌曲查了一下播放次数,Taylor Swift的大热单曲”Love Story”,在过去六个月里全世界的听众播放次数也不过48455次。这样的一个数字相对于优酷上那些歌曲的播放次数来说,简直不值得一提。继续阅读

Cathi Bruns是一位自称自闭的唱作人,比起那些愿意把自己心情宣泄出来的摇滚歌手来说,她更愿意在纸张上倾诉衷肠。到现在为止,她也没有取得太出色的销售成绩,自然也不可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平心而论,Cathi Bruns的音乐并不是很出色的,尽管她想要从前辈Joni Mitchell 以及 Tracy Chapman 那里得到灵感,但是显然她还和这些前辈相差很多。

现在我只有Cathi Bruns的一首作品,尽管这首歌已经下载下来了很长时间,但是感受到它的魅力还是在昨晚,因为周中几天的课程非常紧张,让我在昨天晚上觉得特别烦躁,于是就把硬盘里的音乐翻来覆去地乱找,希望能找到一首让我改善心情的作品。这首“Inner Radio (pure Version)”就因为“Pure Version”这两个单词让我有了听一下的冲动。在心情烦躁的时候,这首作品听起来真的很不错,继续阅读

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你会想到Lennon的那首名曲还是那个关于Beatles的记录片?也许问这样的问题有点白痴,人家会说,一个影片的影响力怎么和Lennon相比??不过对于feicun自己来说,第一次听到“Imagine”这首绝美的圣歌还是通过Avril的翻唱,随后再通过《Imagine: John Lennon》这个记录片知道了原来这首柔美得有点凄惨的圣歌是由John Lennon原唱的。

今天看BBC的记录片时,里面再次提到了这首“Imagine”,一位资深的音乐人对着BBC的镜头仔细分析了整首“Imagine”的旋律、结构、歌词。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首歌的旋律非常简单,你能听出它实际上就是在不停重复,但是当Lennon开口把诗一样的歌词唱出的时候,你就会突然感觉到这首歌为什么被称为“圣歌”。

是的,简单的旋律,歌词也是Lennon在一次飞行途中匆忙写下的,甚至录制的时候也是用的是一架破旧的Steinway钢琴,但是却仍然造就了伟大的一首作品!

如果你去查看Imagine这首歌的wiki页面,你能看到一串长长的翻唱名单,大概有上百位歌手在自己的演唱会、公益活动、唱片里翻唱过这首歌。甚至连Lennon录制这首歌曲时所用的那架Steinway钢琴,也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钢琴

feicun在这里分别放了3段视频,包括了John Lennon的原唱版本、Avril(艾薇儿)和Jack Johnson的翻唱版本。其中Avril和Johnson的翻唱被收录于《Instant Karma – The Amnesty 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Save Darfur》这张专辑里,继续阅读

下了一夜,下完了Dido的这张新砖,俄罗斯转过来的完美抓轨APE,趁我硬盘还有空间,就赶快下些肥肥的APE吧。连续听了3遍”Safe Trip Home”,我终于来了一些写随笔的感觉,趁热,就发布到这里了。

Safe Trip Home

我对Dido的认识,开始于那首出名的“White Flag”,好像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还是从一张杂集里。不得不承认,这首歌确实是太优秀的作品,以至于我后来听Dido的其他歌曲时都感受不到“White Flag”中的失落。于是我也不再听Dido的歌曲,把她归为平淡的一类。不过新专辑”Safe Trip Home”改变了我对Dido的看法,第一次听到网上的泄漏版时,我对她的印象就彻底改变了。她的音乐还是那样安静,但不像我以前感觉的那样无味。继续阅读

漂亮的封面,蜜蜡色的油漆喷到模板上,里面的声音,就像这封面一样美丽(这个封面也是为了向Calexico长久以来的御用封面设计师Victor Gastelum致敬)。《Carried to Dust》这张专辑让人们想起了Calexico曾经的经典之作《Feast of Wire》,当然还有《The Black Light》。考虑到Joey Burns 和 John Convertino把当年《Feast of Wire》的成员重新召集到一起,那么曾经熟悉的感觉在《Carried to Dust》里出现也就不足为奇。这次Calexico的演奏技巧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过去的范围,他们还把自己的能力扩展到新的领域。”Victor Jara’s Hands”,这是句为智利一位激进诗人创作的颂词。这位诗人兼政治家在1973年被谋杀,真的被“Carried to Dust”。整张专辑从John Convertino扑朔迷离的节奏制作到墨西哥号角的激昂,充满了Calexico的典型风格。客串献声的女歌手Jairo Zavala来自于西班牙的乐队Depedro,她为专辑注入了深沉的低音。”El Gatillo (Trigger Revisited)”这首歌回到了《The Black Light》里的那首经典”Trigger”的旋律上,但是把以前的风格转变成了意大利西部主题。

继续阅读